close
前情提要一「大明咒」:http://blog.yam.com/silentkeeper/article/49548661
前情提要二「佛陀修氣修拙火」:http://blog.yam.com/silentkeeper/article/26696997
這篇文章算是與上兩文有關吧!
有人說,沒有六字大明咒,有人說,根本沒有修氣修拙火這回事。上述連結兩文,已經回答這兩個問題,套句現在流行語,算是打臉吧!
不過,有人還是不死心,說沒有佛眼佛母,沒有綠度母,沒有愛染明王,沒有咕嚕咕咧佛母等。
原本這等夢囈是不需要多理睬,但是,不寫一下,又讓邪說橫行。
可是我沒有很多時間去寫,因為讀大藏經時間都不夠了,哪有空寫文章反駁呢?
據說,說這些話的人,講了一句話讓我敬佩不已,或許,亂說大話是現在的通病吧!
這句話就是「翻遍了大藏經」,然後下句接「沒有OO菩薩」。
比如說,「翻遍了大藏經,沒有佛母這兩個字」。
又比如說,「翻遍了大藏經,沒有綠度母」。
從梵文翻譯成漢文,或者翻譯成藏文,難免有一些文詞上的出入,這是合理的。
語詞原來的發源地有這個詞,但是,不表示轉譯的地方也有一樣的語詞,所以,有時不得已,必須使用近似詞,或者代稱詞,以便當地人明白。
這是任何外來語言的在地化過程中,必然產生的現象。
宗教也不能免。
我高中念的天主教會學校說過,聖母馬利亞與媽祖、關公是好朋友,所以拜媽祖關公也可以拜聖母馬利亞。
如果有興趣,可以去非洲研究一下,當地的教會的耶穌十字架上,耶穌是白人、黃人還是黑人。
同樣是美國,白人社區、黑人社區,耶穌像就有些微不同。
道教都要寫一本「老子化胡」來表明自己的立場。
佛教沒有婆羅門教的天神嗎?有。帝釋天、梵天是誰?是哪來的宗教神明?
比佛教晚興起的印度教,乾脆把佛陀設定為梵天的分身之一。
我拿了一本頻伽大藏經(64),隨手一翻,佛眼母、佛眼母菩薩,同一人翻譯的同一本都有兩個以上的譯名。酤羅菩薩、酤盧菩薩,不同人翻譯的不同經書裡面,譯名不同,很正常。
一個是佛眼佛母,一個是咕嚕咕咧佛母。
奇妙的是,這些名詞都在「佛說大悲空智金剛大教王儀軌經」裡面,也就是藏傳佛教所稱的「喜金剛續」裡面。
馬頭明王、綠度母等,大藏經密教部都有。
又不是摩西五書,上帝老祖宗嚴厲警告,必須一字不少,一字不改的刻在門楣上?
難免有譯文不同的地方,這是很正常的事情。
佛經不是用讀的,尤其是密教部,沒有實修,肯定看不懂。
問題是,有些人好事,喜歡用自己的眼睛來解釋,同時,還要帶了墨鏡去解讀,自然裡面的文字都是黑鴉鴉了。
大藏經那麼多種類,漢文的大藏經,至少三十種(可參考連結下文:http://jinglu.cbeta.org/knowledge/versions.htm#19),密教部更是多不勝數,真的看遍了大藏經嗎?
說很容易,但是實際上,「翻(看)遍了大藏經」這個前提,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,而且,不懂的人,翻爛了、看爛了大藏經,還是看不懂!
前提需要先成立,後面的論述才是成立的。
這是邏輯,不需佛經證明。
前情提要二「佛陀修氣修拙火」:http://blog.yam.com/silentkeeper/article/26696997
這篇文章算是與上兩文有關吧!
有人說,沒有六字大明咒,有人說,根本沒有修氣修拙火這回事。上述連結兩文,已經回答這兩個問題,套句現在流行語,算是打臉吧!
不過,有人還是不死心,說沒有佛眼佛母,沒有綠度母,沒有愛染明王,沒有咕嚕咕咧佛母等。
原本這等夢囈是不需要多理睬,但是,不寫一下,又讓邪說橫行。
可是我沒有很多時間去寫,因為讀大藏經時間都不夠了,哪有空寫文章反駁呢?
據說,說這些話的人,講了一句話讓我敬佩不已,或許,亂說大話是現在的通病吧!
這句話就是「翻遍了大藏經」,然後下句接「沒有OO菩薩」。
比如說,「翻遍了大藏經,沒有佛母這兩個字」。
又比如說,「翻遍了大藏經,沒有綠度母」。
從梵文翻譯成漢文,或者翻譯成藏文,難免有一些文詞上的出入,這是合理的。
語詞原來的發源地有這個詞,但是,不表示轉譯的地方也有一樣的語詞,所以,有時不得已,必須使用近似詞,或者代稱詞,以便當地人明白。
這是任何外來語言的在地化過程中,必然產生的現象。
宗教也不能免。
我高中念的天主教會學校說過,聖母馬利亞與媽祖、關公是好朋友,所以拜媽祖關公也可以拜聖母馬利亞。
如果有興趣,可以去非洲研究一下,當地的教會的耶穌十字架上,耶穌是白人、黃人還是黑人。
同樣是美國,白人社區、黑人社區,耶穌像就有些微不同。
道教都要寫一本「老子化胡」來表明自己的立場。
佛教沒有婆羅門教的天神嗎?有。帝釋天、梵天是誰?是哪來的宗教神明?
比佛教晚興起的印度教,乾脆把佛陀設定為梵天的分身之一。
我拿了一本頻伽大藏經(64),隨手一翻,佛眼母、佛眼母菩薩,同一人翻譯的同一本都有兩個以上的譯名。酤羅菩薩、酤盧菩薩,不同人翻譯的不同經書裡面,譯名不同,很正常。
一個是佛眼佛母,一個是咕嚕咕咧佛母。
奇妙的是,這些名詞都在「佛說大悲空智金剛大教王儀軌經」裡面,也就是藏傳佛教所稱的「喜金剛續」裡面。
馬頭明王、綠度母等,大藏經密教部都有。
又不是摩西五書,上帝老祖宗嚴厲警告,必須一字不少,一字不改的刻在門楣上?
難免有譯文不同的地方,這是很正常的事情。
佛經不是用讀的,尤其是密教部,沒有實修,肯定看不懂。
問題是,有些人好事,喜歡用自己的眼睛來解釋,同時,還要帶了墨鏡去解讀,自然裡面的文字都是黑鴉鴉了。
大藏經那麼多種類,漢文的大藏經,至少三十種(可參考連結下文:http://jinglu.cbeta.org/knowledge/versions.htm#19),密教部更是多不勝數,真的看遍了大藏經嗎?
說很容易,但是實際上,「翻(看)遍了大藏經」這個前提,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,而且,不懂的人,翻爛了、看爛了大藏經,還是看不懂!
前提需要先成立,後面的論述才是成立的。
這是邏輯,不需佛經證明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