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這麼多年聽古典音樂下來,貝多芬、馬勒的交響曲一直都喜歡聽,很熱鬧。
其實,小品也喜歡。
例如,蕭邦的作品練習曲10-3,俗稱離別曲的鋼琴曲。
修行以前喜歡,修行以後也是。
很簡單,很單純的旋律。
而且很好聽。
就跟人生一樣,簡單、單純,很有趣。
人生就是兩件事,生離、死別。
生老病死四件事情,每個人共同的經歷,其實只有生死。
很多人生下來還來不及老,就死了。
所以,「老」這回事,不是每個人都有的,何況,「老」這個現象的定義,歷史上隨時不同,幾歲算老呢?
很多人死的時候,不是生病的,還來不及生病,就死了。
許多嬰兒剛生就死。
很多人健康一輩子,連個感冒、蛀牙、近視都沒有,也無病而死了。
「病」這回事,也不是每個人都有。
還是生死二字最可靠,肯定會來,肯定要面對。
電影說,只有死神與國稅局是逃不掉的。
其實,很多人連繳稅都沒發生,也是死了。
不知道的時候生出,不願意的時候死去。
人生即是一齣生死戲劇,只是上台演出與落幕結束之間與當時,什麼念面對生死。
上述叫做廢話。
人人知道。
顯然,關鍵不在知與不知。
還是聽這首離別吧!
其實,小品也喜歡。
例如,蕭邦的作品練習曲10-3,俗稱離別曲的鋼琴曲。
修行以前喜歡,修行以後也是。
很簡單,很單純的旋律。
而且很好聽。
就跟人生一樣,簡單、單純,很有趣。
人生就是兩件事,生離、死別。
生老病死四件事情,每個人共同的經歷,其實只有生死。
很多人生下來還來不及老,就死了。
所以,「老」這回事,不是每個人都有的,何況,「老」這個現象的定義,歷史上隨時不同,幾歲算老呢?
很多人死的時候,不是生病的,還來不及生病,就死了。
許多嬰兒剛生就死。
很多人健康一輩子,連個感冒、蛀牙、近視都沒有,也無病而死了。
「病」這回事,也不是每個人都有。
還是生死二字最可靠,肯定會來,肯定要面對。
電影說,只有死神與國稅局是逃不掉的。
其實,很多人連繳稅都沒發生,也是死了。
不知道的時候生出,不願意的時候死去。
人生即是一齣生死戲劇,只是上台演出與落幕結束之間與當時,什麼念面對生死。
上述叫做廢話。
人人知道。
顯然,關鍵不在知與不知。
還是聽這首離別吧!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