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喜歡師尊文集的坦率!

喜歡師尊教法的直接!

喜歡密教的實修精神。

讀那麼多,不一定得到解脫。

師說,佛的教法本來就是直接的,一乘的,搞得這麼複雜,是因為佛不相信自己是佛,以為自己是眾生,就是這一念無明。

師說,因為喜歡複雜,所以,直接講反遭毀謗,因此,歷代祖師越來越複雜。

師還說,若是遇到具器的弟子,他們可是很直率的。

一劍穿心,一刀斃命。

所以,「簡單而直接,少讀多實修」的精神,都在師尊文集顯露無遺。

同樣的,我看密勒日巴大師全集、解脫莊嚴論、勝道寶鬘論、月燈三昧經等,都有這樣的感受。

單純的禪定,何必如此複雜?祖師不這樣做,還能怎麼辦?

能把複雜的東西講得很簡單,那才是功力。法師說,師尊文集的了不起,就在這裡。

如師所授,先把苦集滅道修好,尤其是集聖諦,思考清楚,自己感到苦的原因,是來自{財色名食睡*貪嗔癡慢疑}這個「五乘以五等於二十五」的集合,充滿著許多世俗煩惱,以深度的思維持續著,粗的,可以抓出來砍掉,細的,悠然見浮雲。至於極細微的,心光顯露無雲晴空的明相後,如殺菌光一般,自然水溶於水,那是七地的功課了。

世間的一切都不苦了,可以內心還是有細微的苦,因為不由自主的輪迴(苦之果),才是真的苦的因。

然後,建立一個不可推翻的前提,就是不想再業力輪迴了,然後才修持十二因緣。修持方式可以先從生死輪迴逆思考回去,推到最後,原來只是誤以為自己不是佛的無明,然後再順思考回來,想清楚,都是一念造成輪迴,而輪迴才是最苦的事情。

四聖諦與十二因緣這兩個方式不斷重複,每次都會更快更清楚、清澈,如空中雲霧密布,最後慢慢日出霧消,終於可以見到無雲晴空。

清醒了,也會想想,其他這些佛很可憐,因此發菩提心,希望幫助他們也發現自己是佛。這時候才正式走上菩薩道,因為四聖諦是五地菩薩主修,十二因緣是六地菩薩主修,修完將看見的無雲晴空,並不是勝義的,只是無雲晴空的相,也就是明相瞭解的七地。

從明相更進一步淨化最細微的煩惱,連最細微的都不再能驅使自己,才會真的見到無雲晴空,原來都是自己的內心,瞭解空性的實相,也就是明體和明相都可以如實了知,這時候從七地進入八地,清楚甚麼是無生法忍。

從此才真的算是可以做到無怨無尤的菩薩行了,粉身碎骨都無所謂了,寂滅定成就、從寂滅定起,完成月燈三昧經的後半部,平等而無修,開始修持佛境界三昧、密嚴國土三昧、一切佛國土體性三昧,成就十地品所列示的的十地菩薩所修十種禪定,進而成為大幻化網金剛。

簡單而直接,少讀多實修,走過之後,開始以佛性讀經,學習的目的,只是為了工具多一些,方便接引,也就是擁有很多可以「以欲勾牽」的方法,幫助迷糊佛入門以及登堂入室,接著才會告知次第方法,所謂的一乘法,就是如此了...

苦集滅道是基本,必須先懺悔反省,在自己的腦袋中具備出離心,再從出離心反覆修持苦集滅道,由苦集滅道中,累積更大的出離心。

接著,發現這一生出離不夠,不想再輪迴,因為輪迴最苦,才進一步想解決生生世世的輪迴苦,這時候,十二因緣就是對治生生世世輪迴的藥方...

重重複複又重複這個過程,直到...

八地一定出家,但是出家未必是八地...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持靜者 的頭像
    持靜者

    持靜者 silentkeeper

    持靜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