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相法品第二
爾時尊者。從三昧起。而說是言。諸佛智地入實法相。決定性故。方便神通皆無相利。一覺了義難解難入。非諸二乘之所知見。唯佛菩薩乃能知之。可度眾生皆說一味。
爾時解脫菩薩。即從座起合掌胡跪。而白佛言。尊者。若佛滅後。正法去世。像法住世。於末劫中。五濁眾生。多諸惡業輪迴三界無有出時。願佛慈悲為後世眾生。宣說一味決定真實。令彼眾生等同解脫。
佛言。善男子。汝能問我出世之因。欲化眾生。令彼眾生獲得出世之果。是一大事不可思議。以大慈故。以大悲故。我若不說即墮慳貪。汝等一心諦聽諦聽。為汝宣說。善男子。若化眾生無生於化。不生無化其化大焉。令彼眾生皆離心我。一切心我本來空寂。若得空心心不幻化。無幻無化即得無生。無生之心在於無化。
解脫菩薩。而白佛言。尊者。眾生之心性本空寂。空寂之心體無色相。云何修習得本空心。願佛慈悲為我宣說。
佛言。菩薩一切心相本來無本。本無本處空寂無生。若心無生即入空寂。空寂心地即得心空。善男子。無相之心無心無我。一切法相亦復如是。
解脫菩薩。而白佛言。尊者。一切眾生。若有我者。若有心者。以何法覺。令彼眾生出離斯縛。
佛言。善男子。若有我者。令觀十二因緣。十二因緣本從因果。因果所起興於心行。心尚不有何況有身。若有我者令滅有見。若無我者令滅無見。若心生者令滅滅性。若心滅者。令滅生性。滅是見性。即入實際。何以故。本生不滅本滅不生。不滅不生不生不滅。一切諸法亦復如是。
解脫菩薩。而白佛言。尊者。若有眾生。見法生時令滅何見。見法滅時令滅何見。
佛言。菩薩若有眾生。見法生時令滅無見。見法滅時令滅有見。若滅是見得法真。無入決定性決定無生。
解脫菩薩。而白佛言。尊者。令彼眾生住於無生是無生也。
佛言。住於無生即是有生。何以故。無住無生乃是無生。菩薩若生無生以生滅生。生滅俱滅本生不生。心常空寂空性無住。心無有住乃是無生。
解脫菩薩。而白佛言。尊者。心無有住有何修學。為有學也為無學也。
佛言。菩薩無生之心。心無出入。本如來藏性寂不動。亦非有學亦非無學。無有學不學。是即無學。非無有學是為所學。
解脫菩薩。而白佛言。尊者。云何如來藏性寂不動。
佛言。如來藏者生滅慮知相隱理不顯。是如來藏性寂不動。
解脫菩薩。而白佛言。尊者。云何生滅慮知相。
佛言。菩薩理無可不。若有可不。即生諸念。千思萬慮。是生滅相。菩薩觀本性相理自滿足。千思萬慮不益道理。徒為動亂。失本心王。若無思慮。則無生滅。如實不起。諸識安寂。流注不生。得五法淨。是謂大乘。菩薩入五法淨。心即無妄。若無有妄。即入如來自覺聖智之地。入智地者。善知一切從本不生。知本不生。即無妄想。
解脫菩薩。而白佛言。尊者。無妄想者。應無止息。
佛言。菩薩妄本不生。無妄可息。知心無心。無心可止。無分無別。現識不生。無生可止。是則無止。亦非無止。何以故。止無止故。
解脫菩薩。而白佛言。尊者。若止無止。止即是生。何謂無生。
佛言。菩薩當止是生。止已無止。亦不住於無止。亦不住於無住。云何是生。
解脫菩薩。而白佛言。尊者。無生之心。有何取捨。住何法相。
佛言。無生之心。不取不捨。住於不心。住於不法。
解脫菩薩。而白佛言。尊者。云何住於不心。住於不法。
佛言。不生於心。是住不心。不生於法。是住不法。善男子。不生心法。即無依止。不住諸行。心常空寂。無有異相。譬彼虛空無有動住。無起無作無彼無此。得空心眼。得法空身。五陰六入悉皆空寂。善男子。修空法者。不依三界。不住戒相。清淨無念。無攝無放。性等金剛。不壞三寶。空心不動。具六波羅蜜。
解脫菩薩。而白佛言。尊者。六波羅蜜者。皆是有相。有相之法。能出世也。
佛言。善男子。我所說六波羅蜜者。無相無為。何以故。若人離欲。心常清淨。實語方便。本利利人。是檀波羅蜜。志念堅固。心常無住。清淨無染。不著三界。是尸波羅蜜。修空斷結。不依諸有。寂靜三業。不住身心。是羼提波羅蜜。遠離名數。斷空有見。深入陰空。是毘梨耶波羅蜜。俱離空寂。不住諸空。心處無住。不住大空。是禪波羅蜜。心無心相。不取虛空。諸行不生不證寂滅。心無出入。性常平等。諸法實際。皆決定性。不依諸地。不住智慧。是般若波羅蜜。善男子。是六波羅蜜者。皆獲本利。入決定性。超然出世。無礙解脫。善男子。如是解脫法相。皆無相行。亦無解不解。是名解脫。何以故。解脫之相。無相無行。無動無亂。寂靜涅槃。亦不取涅槃相。
解脫菩薩聞是語已。心大欣懌得未曾有。欲宣義意。而說偈言。
大覺滿足尊 為眾敷演法
皆說於一乘 無有二乘道
一味無相利 猶如太虛空
無有不容受 隨其性各異
皆得於本處 如彼離心我
一法之所成 諸有同異行
悉獲於本利 滅絕二相見
寂靜之涅槃 亦不住取證
入於決定處 無相無有行
空心寂滅地 寂滅心無生
同彼金剛性 不壞於三寶
具六波羅蜜 度諸一切生
超然出三界 皆不以小乘
一味之法印 一乘之所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