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小乘往往批評大乘,只注重發心,卻沒有淨化,缺乏實修功夫,自己的解脫都有困難。大乘往往批評小乘,太自私,只顧自己,缺乏遠大的菩提心。密乘也往往被批判,不贅言。師尊所傳的真佛密法,有小乘實修的堅固,也是大乘的世間與勝義菩提心,更有內修密密密從實修階梯以獲致即身成就。

這就是一乘,實修解脫的一乘,有內修自我解脫,以及外修利益有情,所以真佛密法的殊勝在此。

師尊曾糾正我,要自我解脫與有情解脫並重,弟子領受法教,也遵照辦理,不過,也向師尊誠實稟告,弟子還是以小乘為先一步,等到自己解脫有第二步能力,就開始第一步利益有情。事實上,這是確保為了長久利益有情著想,因為自己都沒能力化解時,怎麼背負諸多有情之煩惱無明業力在身上而不會失去菩提心呢?

就像師尊自己,因為有如虛空的證量,包括福德與功德,所以可以賜福弟子,可以替代弟子的業力,可是我沒有,所以無法擔起所有有情的煩惱業力,可是為了明天有這種能力,今天、此時、此刻,就要實修,先實修禪定自己有一分能力,明天才能把這一分能力貢獻給有情眾生。

最近在學習替代,以自己的修行換一條人間性命,結果差點中風。從開始替代到現在剛好七天,前幾天幾乎動彈不得,現在剩下一點點不舒服,更是體會到師尊偉大的地方,他為了眾生所擔負的病痛更多,而我,能力依舊薄弱,以後怎麼能協助師尊呢?

這幾天都在學著各種化解的方法,從剛開始以空性對治,到現在以拙火對治,從心靈與身體多方面多管其下,更知道了這種大菩提心極為不容易,因為沒有足夠的福德功德的證量,根本在替代時就駕鶴西歸了,哪還有能力替代更多的有情呢?

真的開始,就知道其中困難,對於自己功夫的不足,有更深刻的體認...

只有讓自己繼續實修禪定,培養更多的福報功德,才有能力利益三界六道,否則也只是發心,空談卻無法行動。這就是師尊所傳的一乘法教,包含小乘實修、大乘誓願、密乘次第的圓滿功夫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持靜者 的頭像
    持靜者

    持靜者 silentkeeper

    持靜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