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無一則無多,無多亦無一,以是一切法,緣起故無相。

    若無一者則無有多,多若無者一亦非有,故諸法皆是緣起;以緣起故即為無相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

問:經中廣說緣起能有苦果,諸傳教者亦說一心中有及多心有。答:

緣起十二支,有苦即不生,於一心多心,是皆不應理。

經說十二緣起有苦果者,此即無生,以於一心中有、多心中有不應理故。何則?若一心者,則因果俱生;若多心者,則前支已滅,應非後支之因。俱非理故,緣起即無生也。何故無生?以諸緣起因無明生,佛說無明緣顛倒起,而彼顛倒自性空故。何以故?

 

 

非常非無常,亦非我無我,淨不淨苦樂,是故無顛倒。

言無常者,謂非有常;常若無者,即無能治之無常。餘三亦爾,故無顛倒。復次:

 

 

從倒生無明,倒無則不有,以無無明故,行無餘亦無。

    若無四倒,則無從彼所生無明;無明無故,則不起諸行;餘支亦爾。復次:

 

 

離行無無明,離無明無行,彼二互為因,是故無自性。

 

自若無自性,云何能生他?以緣無性故,不能生於他。

若離諸行,無明則不生;若無無明,亦不生諸行。此二互為因生故,皆無自性。若自無自性,云何能生他?是故自體不成之諸緣,非能生他。復次:

 

 

父子不相即,彼二亦非離,亦復非同時,有支亦如是。

父非是子,子亦非父,非相離而有,復非同時。如父子不成,十二緣起當知亦爾。復次:

 

 

夢境生苦樂,彼境亦非有,如是緣起法,所依緣亦無。

如夢境中實無依境所生之苦、樂,亦無彼所依境。如是因緣所生諸法及所依之緣,悉皆非有。問:

 

 

若諸法無性,應無勝劣等,及種種差別,亦無從因生。

是故汝說諸法皆無自性,不應正理。答:

 

 

有性不依他,不依云何有?不成無自性,性應不可滅。

若謂諸法有自性者,應非依他之法。若謂雖不依他可有法者,故曰不依云何有,謂不依他則不成法。若謂雖不依他亦成法者,則應不成無性;性若是有,應不滅壞,終不成無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持靜者 的頭像
    持靜者

    持靜者 silentkeeper

    持靜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