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一般人的腦中思慮紛紛,無法停止,我們修行人應該做些什麼努力,讓這些腦中的思慮,不會成為影響自己言行舉止的源頭。
一般人都是受到念頭所驅動,修行人先學習看清楚這些念頭,懂得念頭的本質,分析念頭生成的原因,然後試著擺脫念頭。
不管念頭有沒有,念頭動了沒有,自己與念頭沒有關係,沒有交涉,沒有往來。
念頭是停止不了的,怎麼做都不會有用。
我曾經拿起一把刀揮斬河邊柳樹的葉子,怎麼斬都斬不到柳葉,為什麼?柳葉輕飄飄,隨風搖曳,揮刀過去,風往哪去,柳葉就往哪擺。
徒勞也。
我曾經攀登一座高山,到達一定高度後,往上看,美麗的藍天,往前看,霧氣雲海,而我一屁股坐下,就這樣靜靜的看著藍天浮雲。
看客而已。
人不可能制止自己的頭腦,不去產生念頭,因為念頭的產生,有生理因素,有心理因素,還有當前科學無力證明的「神識因素」。
人的腦有皺摺,有密密麻麻的神經,已經交錯往來的神經元與生物電,這些生理作用註定我們活著就有念頭,除非腦死。
可惜,腦死之後的亡者仍然有識神所生的念頭。
我們不能阻止念頭,但是,我們可以學習擺脫念頭的影響。
如何擺脫?擺脫的方法是什麼?
解答就是「禪定」,也就是「止觀」,奢摩他、毘婆奢那就是實修的基礎,也是覺悟的兩把鑰匙。
根本上師教我的,也是禪定。
我專心修持的,也是禪定。
先以後念止前念,前念作用已緲,再放下後念。
前念、後念是什麼?
明白以後,就是看客而已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