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跟著師尊旅行到了一個地方,許多人聚集修拙火,他們修了很久,卻無法明顯進步。
他們請師尊開示,師尊示意我分享真佛密法的拙火。
一般來說,有幾個要點:
1、修心先於修身。
2、修身輔助修心。
3、修心是為了覺悟。
4、修身不修心是外道。
顯宗只有修心,密宗同時修心與身。
在真佛密法裡,初灌外法是修心為主,修身是呼吸吐納,以及身體的運動,先做這些身體的律動,為了以後二灌內法的寶瓶氣拙火做準備。
二灌內法則是修身為主,以寶瓶氣拙火定為基礎,進而修明點無漏,就是慣稱的氣脈明點。
先修心,是指次第上。
必須解釋清楚密教「修身」的意義,修身可以輔助修心的見解,也是為了提升覺悟的境界,把修身的輕安,與初灌外法的修心結合,達到寬坦鬆軟中空。
修身的時候要體會心氣不二、止息可以息心,閉氣是要點,慢慢的不再被腦袋的妄念牽動,不再隨念頭起舞。
修身,為了輔助心性的見解。
身心不是二,不是可以切開為二的,就像止觀是一體兩面,拙火是樂空不分,樂有多少,空就要等比例。
這種空的認識,還是從初灌外法的修心所產生,特別是本尊法。
這樣拙火禪修可以達到止、觀的標準,以及一味、無修的品質。這是真佛密法的大手印修法,
他們最後皈依了師尊,因為這種教授正是他們所需要,少了中觀修心的見解,容易成為外道的拙火,甚至言行偏差。
被外來的訊息牽著鼻子走,是很危險的。
佛法還是要心念內去修持,不是往念頭以外的地方找。
腦海中的念頭還是自己的,不是別人的。
如果是真佛密法的拙火,越修只會增長自己的慈悲、智慧、願力,調整自己越來越柔和,越來越像菩薩道的行者。
明白忿怒的本質是慈悲,而且是智慧的慈悲,才會真實的與護法相應。
他們請師尊開示,師尊示意我分享真佛密法的拙火。
一般來說,有幾個要點:
1、修心先於修身。
2、修身輔助修心。
3、修心是為了覺悟。
4、修身不修心是外道。
顯宗只有修心,密宗同時修心與身。
在真佛密法裡,初灌外法是修心為主,修身是呼吸吐納,以及身體的運動,先做這些身體的律動,為了以後二灌內法的寶瓶氣拙火做準備。
二灌內法則是修身為主,以寶瓶氣拙火定為基礎,進而修明點無漏,就是慣稱的氣脈明點。
先修心,是指次第上。
必須解釋清楚密教「修身」的意義,修身可以輔助修心的見解,也是為了提升覺悟的境界,把修身的輕安,與初灌外法的修心結合,達到寬坦鬆軟中空。
修身的時候要體會心氣不二、止息可以息心,閉氣是要點,慢慢的不再被腦袋的妄念牽動,不再隨念頭起舞。
修身,為了輔助心性的見解。
身心不是二,不是可以切開為二的,就像止觀是一體兩面,拙火是樂空不分,樂有多少,空就要等比例。
這種空的認識,還是從初灌外法的修心所產生,特別是本尊法。
這樣拙火禪修可以達到止、觀的標準,以及一味、無修的品質。這是真佛密法的大手印修法,
他們最後皈依了師尊,因為這種教授正是他們所需要,少了中觀修心的見解,容易成為外道的拙火,甚至言行偏差。
被外來的訊息牽著鼻子走,是很危險的。
佛法還是要心念內去修持,不是往念頭以外的地方找。
腦海中的念頭還是自己的,不是別人的。
如果是真佛密法的拙火,越修只會增長自己的慈悲、智慧、願力,調整自己越來越柔和,越來越像菩薩道的行者。
明白忿怒的本質是慈悲,而且是智慧的慈悲,才會真實的與護法相應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