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悲真的沒有敵人。
敵人是自己。
遇到不順,或者他人找自己麻煩,世人都是怪別人,責怪別人找麻煩,怨恨他人的背叛。
在修行之前,我也一樣。
現在我知道,大概有這幾種看法可以思考(理相),並且付諸行動(事相)。
首先,可以想想「怨親平等」這回事,也就是這些討厭鬼和喜愛的人都是一樣的,這是平等的。
其次,可以想想「自他平等」這回事,也就是這些討厭鬼就是自己,自己就是這些討厭鬼,也是平等的。
第三,可以想想「忍辱」這回事,佛陀都當了五百世的忍辱仙人,那怕是西方宗教裡的耶穌,他在最後那一刻,依舊對著上帝祈禱「請您原諒他們,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做甚麼。」
第四,可以想想自己的「根本上師」。師尊是甚麼樣的行者?他有敵人嗎?當一週刊把師尊污衊成這樣,師尊生氣嗎?還是如同佛陀路上遇見提婆達多,選擇避而遠之的繞路走呢?
第五,可以想想「因果」這回事,今生事必有前世因,這一生遭受打擊,一定前世做了對不起人家的事情,如果沒有,來世這些人還是要還。先檢討自己總是好的,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前世做了甚麼。
第六,可以想想「自己」。一個人如果永遠放不下別人做過甚麼,這樣背這麼多怨氣會不會很累呢?一個人如果動不動抱怨,這樣過日子的方式快樂嗎?不停抱怨,那些傷害自己的人其實根本不受影響,反倒是記得的人,誰記得誰痛苦!各種怨念最終傷害了自己的慧命。
這麼說好了,自己的根本上師是甚麼樣的行者呢?一個整天斤斤計較嗎?整天抱怨這個害那個傷嗎?總是責怪別人嗎?充滿敵人嗎?像是一隻刺蝟或鬥雞嗎?他會懷疑自己的上師嗎?
在密教裡,說與根本上師相應,結果言行舉止越來越疏遠,甚至越來越不像,越來越懷疑根本上師所傳之法,這樣的相應恐怕有問題。可能曾經相應過,但是,還是會退步的。
任何的進步,如果不再持續,即使停留原地,也是一種退步。
修行如逆水行舟,不進則退。
到時候,心性不開,怎麼產生定境?怎麼發現本來俱在的智慧?怎麼了生死斷煩惱?
真正的懺悔,是打從內心的,不管誰做甚麼,都是先檢討自己,徹底的檢討自己,如果自己被人欺負,一定難過的想,以前不知道自己做了甚麼對不起人家的事情,才會招致這天的事情;他們真的很可憐,不知道因果業報的可怕,希望總有一天他們會懂,不要再欺負人了。並且把修行的功德迴向給他們,這樣就可以讓人生的荊棘越來越少。
修密法應該是這樣,自己的根本上師是甚麼的人,都是自己的心念所造成;自己的根本上師是甚麼樣的人,自己會越來越像這樣的人。
我知道自己的根本上師是佛,所以遇到緣起境現(順逆都是)常常想,師尊會怒嗎?師尊會驕傲嗎?師尊會得意忘形嗎?師尊會怨恨嗎?
我做得不好,可是不斷提醒自己,要像師尊一樣,這樣才不會辱沒了根本上師。
修行本來沒有敵人,如果有,那個敵人是自己。
調伏自己的心性,降服自己的貪心、生氣、怨恨、愚昧等等,這就是很重要的修行,因為調伏、降服好了以後,身口意越來越清淨。
我是不是越修越沒有敵人呢?我常常這樣反省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