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根據措如次朗仁波切(1995年他與師尊一起在台北已經拆了的體育場主持大法會)所寫的「藏傳佛教噶舉派史略」記載,瑪爾巴祖師跟那洛巴祖師學法好多次,每次都是籌措供養多時,千里迢迢從西藏翻越喜馬拉雅山去印度找他的根本上師,瑪爾巴祖師向那洛巴祖師求「密集金剛法」,那祖說:「你去找一位密集金剛法的法王智藏論師求吧!」圓滿求完後,他又回到那祖身邊繼續跟隨那祖。所以瑪祖的密集究竟是誰的傳承呢?那祖還是智藏論師呢?

當然是那祖!理由很明顯了!

又有一次,由那祖授記,瑪祖到了屍陀林跟一位披滿人骨的女瑜珈士請求「四座」法的灌頂,圓滿求完後,他又回到那祖身邊繼續跟隨那祖。這又是誰的傳承?

當然是那祖!理由很明顯了!

瑪祖向許多祖師請法,每次請完,他又回到那祖身邊繼續跟隨那祖。他從來不會說:「我的法比較殊勝,我的法比較快,我的法比那祖還了不起。」他更不會說:「我不要跟那祖修法了,我去跟某某論師比較好。」他當然不會認為:「我不是那師的傳承,我是誰的傳承,因為我是跟他修某某法。」

他知道,自己能有這些際遇,都是誰的功勞?他很清楚,他知道若不是他的根本上師,他根本不會有機會遇見這些祖師,或者,遇見了也無法生起功德,意思就是無法相應!

為甚麼無法相應?連佛陀都從遠劫以來跟隨太多佛(每一世都有根本上師)修法,何況是瑪祖?不是只有瑪祖如此,那洛巴祖師向帝洛巴祖師求法時,也遇過類似情況,密勒日巴祖師也向別人求法過,但是,都得到了他的根本上師的許可,有的還是他的上師要他去的。當然,有些只是交流心得,互相討教一下口訣心要,那就不是在皈依灌頂的考量範圍了。

因為在漢地對於密乘傳承不是如此廣泛,難免有些對皈依上的不解,這也無妨,只是,很多事情根本上師都說過了,或者,在他的書上都寫了。

師尊可以向這麼多祖師求法,不談來歷,只談事實。在今年回台行程中,有一站在高雄大義學會,師尊親口公開都是前一個師父走了,他才皈依下一個,皈依下一個後,他並沒有忘記前一個。即使成佛了,最後一個師父吐登上師打他罵他,他都會無怨無悔的接受。

光是這種敬師的態度,我們已經遠遠不及了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持靜者 的頭像
    持靜者

    持靜者 silentkeeper

    持靜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