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幾年聽過許多人只抓住文字就說,密宗即身成佛不可能,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,請問誰知道自己這一生,會不會就是三大阿僧祇劫的最後一生?又或者,這一生會不會是三大阿僧祇劫的開始第一生?
兩千五、六百年前,佛陀因應提問者、聽眾的不同機緣、根器而說出道理給大家聽,當時是沒有記錄的。所有的紀錄,都是佛陀入滅後才集結。
先不談五百阿羅漢的集結有沒有問題(當時還有一群自己在外集結的團體),也不談翻譯傳抄的問題(同一本經,三個人在三個時代翻譯,經文名稱也不會百分百一樣),甚至翻譯者的文學素養都有影響(例如玄奘大師的中文太優美了,把心經翻譯得太美,以致於與梵文、藏文版本都不太一樣),我們仔細辨認,也會發現不同經書之間有矛盾。
矛盾是正常的,經文是放入情境中去理解的,而且入楞伽經也說:「由於其中有分別,名身句身與文身,凡愚於此成計著,猶如大象溺深泥」。另外,還有一句「彼隨語言作分別,即於法性作增益,以其有所增益故,其人當墮入地獄」。
最近新譯的「梵漢對勘」佛經,往往翻出來的頗多口語,與過去歷史上的不太一樣。這又何解?
了義經典是否也有文字上的爭議,或者說,既然已經了義,何必說那麼多本?一本不就夠了嗎?了義,已經講得最透徹最直接,大家從這一本去悟就好,為什麼要講這麼多本?了義經典也是在因應提問者、聽眾的不同機緣根器去說,都有說法當時的脈絡情境的影響。
這就是佛陀提醒「依了義,不依不了義」的時候,還要加上一句「依義不依語」的苦心,是否佛陀知道,後人對文字的執著造成了誤會佛經?
這是文字蒙蔽自己嗎?文字會蒙蔽自己嗎?其實是自己的「我執」,利用了文字,故意欺騙自己。如果文字會欺騙人,那麼大家都會被蒙蔽。為什麼我不會呢?
- May 31 Fri 2013 00:00
文字還是我執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