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無常是虛空的真理,人間在虛空形成,自然也是無常。
無常變換,自然讓人感到苦,苦難,痛苦,傷心,失望等情感流轉,不一而足。
只有極少極少的人,可以從人間看到本質,然後開始修行,精進成就。
這是從行苦來修行。
大多數人辦不到。
很少人能夠看到出殯,就害怕自己也有死的那天,然後發願精進修行。
因此,還有了樂的修行方法。
從苦入手,不是容易方法,那麼,諸佛菩薩很精明,改從樂入手。
甚麼是樂的修行法門?密教可以說是。
特別是外法事部法,充滿著息增懷誅,各種滿足眾生欲望的本尊,真言,以及手印,讓我們選擇自己想要得到的,從此法門「先以欲勾牽」開始,讓我們方便滿足世間索求,從世間欲望的滿足發現,原來這也不是恆常不變的。
也就是,從樂入手,由樂勾引眾生來親近修行,進而讓眾生從樂中體會苦,從苦中修持空,再由空證悟假,原來要離空離假,空有不二。
可以由樂勾引眾生嗎?
這牽涉到密教本體論的本質。
密教的本體論,就是「一切本自清靜」,凡是五官所感,心念所憶,沒有甚麼不是清淨的。
愛染是清淨的。
財寶是清淨的。
災難是清淨的。
怨敵是清淨的。
慾望是清淨的。
厭離是清淨的。
瞋恨是清淨的。
無明是清淨的。
沒有甚麼不是清淨的。
道理如此,但是有多少人能做得到?如果做得到,那麼無漏也完成了。不只心念無漏,更是身心無漏。
這是大樂。
小乘的大樂是離欲斷煩惱,大乘的大樂是真如光明涅槃,密乘的大樂非常不一樣。
一念清淨,甚麼都是清淨的了。
密乘的大樂,不只離欲斷煩惱(三乘共法),也不只真如光明涅槃(大乘共法),還有一味(密乘不共法)。
三者,也是一。
一者,也是三。
貪道修行,道理在此。
貪道就是清淨道。
如果還有甚麼一眼愛上的人事物,不是那人事物太可愛了,而是自己心念的問題。
如果還有甚麼看不順眼的事情,不是那件事或那個人的問題,是自己的問題。
沒有一念清淨。
如實了知,沒有念頭是不清淨。
每個念頭都是清淨。
這時候,看見淨土,看見佛菩薩。
更不用說,根本上師與自己,早已如影隨形。
一味瑜伽。
就是自己與淨穢等一味的真實相應。
對立已經消弭,界限從此打破。
我認為,這是最適合現在慾望橫流的修行法門。
如果,這樣不行,那麼還是淨土法門好了。
因為直接相信人間是苦的,也就是從苦苦的方式去修持,先不須多想的信仰,然後求生淨土。
至於去得了或去不了淨土,也是自己的問題。
無關阿彌陀佛。
另外,去得了淨土後,要做甚麼?
繼續修行。
人間要做的,那裡也要。
因為,這裡是淨土。
人間就是淨土。
無二無別。
何以故?一切本自清淨是也。
無常變換,自然讓人感到苦,苦難,痛苦,傷心,失望等情感流轉,不一而足。
只有極少極少的人,可以從人間看到本質,然後開始修行,精進成就。
這是從行苦來修行。
大多數人辦不到。
很少人能夠看到出殯,就害怕自己也有死的那天,然後發願精進修行。
因此,還有了樂的修行方法。
從苦入手,不是容易方法,那麼,諸佛菩薩很精明,改從樂入手。
甚麼是樂的修行法門?密教可以說是。
特別是外法事部法,充滿著息增懷誅,各種滿足眾生欲望的本尊,真言,以及手印,讓我們選擇自己想要得到的,從此法門「先以欲勾牽」開始,讓我們方便滿足世間索求,從世間欲望的滿足發現,原來這也不是恆常不變的。
也就是,從樂入手,由樂勾引眾生來親近修行,進而讓眾生從樂中體會苦,從苦中修持空,再由空證悟假,原來要離空離假,空有不二。
可以由樂勾引眾生嗎?
這牽涉到密教本體論的本質。
密教的本體論,就是「一切本自清靜」,凡是五官所感,心念所憶,沒有甚麼不是清淨的。
愛染是清淨的。
財寶是清淨的。
災難是清淨的。
怨敵是清淨的。
慾望是清淨的。
厭離是清淨的。
瞋恨是清淨的。
無明是清淨的。
沒有甚麼不是清淨的。
道理如此,但是有多少人能做得到?如果做得到,那麼無漏也完成了。不只心念無漏,更是身心無漏。
這是大樂。
小乘的大樂是離欲斷煩惱,大乘的大樂是真如光明涅槃,密乘的大樂非常不一樣。
一念清淨,甚麼都是清淨的了。
密乘的大樂,不只離欲斷煩惱(三乘共法),也不只真如光明涅槃(大乘共法),還有一味(密乘不共法)。
三者,也是一。
一者,也是三。
貪道修行,道理在此。
貪道就是清淨道。
如果還有甚麼一眼愛上的人事物,不是那人事物太可愛了,而是自己心念的問題。
如果還有甚麼看不順眼的事情,不是那件事或那個人的問題,是自己的問題。
沒有一念清淨。
如實了知,沒有念頭是不清淨。
每個念頭都是清淨。
這時候,看見淨土,看見佛菩薩。
更不用說,根本上師與自己,早已如影隨形。
一味瑜伽。
就是自己與淨穢等一味的真實相應。
對立已經消弭,界限從此打破。
我認為,這是最適合現在慾望橫流的修行法門。
如果,這樣不行,那麼還是淨土法門好了。
因為直接相信人間是苦的,也就是從苦苦的方式去修持,先不須多想的信仰,然後求生淨土。
至於去得了或去不了淨土,也是自己的問題。
無關阿彌陀佛。
另外,去得了淨土後,要做甚麼?
繼續修行。
人間要做的,那裡也要。
因為,這裡是淨土。
人間就是淨土。
無二無別。
何以故?一切本自清淨是也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