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這幾天花更多時間在修法上,想起很多以前的往事。
師尊對於我在佛法上的教導,始終都是以「無我」為核心。
在這個核心以外,勉強可分小乘的「解脫道」(苦空無常等教導,這是構築整個佛法的基礎),還有大乘的「菩提道」,主要是菩提心、慈悲心的教導。
另外還有密乘、金剛乘的教導,儀軌、技法、戒律等,都是這部分的傳授。
他說的很簡單,只要瞭解了無我,就可以貫穿三乘。只是無我分成很多面向與層次,切入的構面不同,能瞭解的也不同方向。
他說過,當有人來求助於你,你看他的痛苦,就要有。然後痛苦轉移到你身上時,你就要用空來看。
別人的病痛是有,你自己的病痛是空。
當年壹周刊用不堪的圖畫汙蔑師尊,他說,把這種對自己的汙蔑看成空,把別人受到的汙蔑看成有。
也就是說,人家的痛,是真的,自己的痛,是幻的。
人家受到毀謗,是真的,自己受到毀謗,是幻的。
師尊說,這個世間沒有什麼不是幻的,瞭解就好,不必牢牢放在心上,因為那樣也是執著。
「知道」的方式,就像鏡子一樣。
東西擺在鏡子前面,鏡中影像就會出現。
東西從鏡子前面拿走,鏡中影像也隨著消失。
鏡子中,還有什麼?
這是他提出的考題。
師尊的法號與姓名,蓮生活佛盧勝彥,確實是幻的,因為這個世間沒有什麼不是幻的。
這是空。
可是,他是我的根本傳承上師,他的法號與姓名就是尊貴的,因為我要頂著他去修行。
這是有。
他的名字既是空,也是有。
即使他說「我閉關的時候,人家都叫我馬先生(馬思特)」,這個馬思特、馬斯特等,也是空,也是有。
他說就好比金錢,世人都以為有,修行人剛開始修行,要看成空。
不當空,不易捨。
可是,修行到了一個階段,又必須看成有。
當成有,是為了弘法利生需要。
而最後,不管怎麼看,既是空,也是有,既不是空,也不是有。
因為空有與我無關。
直到「與我無關」,他才滿意了說:「你可以出家了。」
始終都是無我的教導,只是自己愚笨,不一定懂。
即使在密法的教導,也是如此。
當金剛心菩薩與自己合一的時候,自己是誰?
當時,他急切地問我,是誰,是誰,是誰,快答,不要想。
合一的時候,你,還在嗎?
師尊對於我在佛法上的教導,始終都是以「無我」為核心。
在這個核心以外,勉強可分小乘的「解脫道」(苦空無常等教導,這是構築整個佛法的基礎),還有大乘的「菩提道」,主要是菩提心、慈悲心的教導。
另外還有密乘、金剛乘的教導,儀軌、技法、戒律等,都是這部分的傳授。
他說的很簡單,只要瞭解了無我,就可以貫穿三乘。只是無我分成很多面向與層次,切入的構面不同,能瞭解的也不同方向。
他說過,當有人來求助於你,你看他的痛苦,就要有。然後痛苦轉移到你身上時,你就要用空來看。
別人的病痛是有,你自己的病痛是空。
當年壹周刊用不堪的圖畫汙蔑師尊,他說,把這種對自己的汙蔑看成空,把別人受到的汙蔑看成有。
也就是說,人家的痛,是真的,自己的痛,是幻的。
人家受到毀謗,是真的,自己受到毀謗,是幻的。
師尊說,這個世間沒有什麼不是幻的,瞭解就好,不必牢牢放在心上,因為那樣也是執著。
「知道」的方式,就像鏡子一樣。
東西擺在鏡子前面,鏡中影像就會出現。
東西從鏡子前面拿走,鏡中影像也隨著消失。
鏡子中,還有什麼?
這是他提出的考題。
師尊的法號與姓名,蓮生活佛盧勝彥,確實是幻的,因為這個世間沒有什麼不是幻的。
這是空。
可是,他是我的根本傳承上師,他的法號與姓名就是尊貴的,因為我要頂著他去修行。
這是有。
他的名字既是空,也是有。
即使他說「我閉關的時候,人家都叫我馬先生(馬思特)」,這個馬思特、馬斯特等,也是空,也是有。
他說就好比金錢,世人都以為有,修行人剛開始修行,要看成空。
不當空,不易捨。
可是,修行到了一個階段,又必須看成有。
當成有,是為了弘法利生需要。
而最後,不管怎麼看,既是空,也是有,既不是空,也不是有。
因為空有與我無關。
直到「與我無關」,他才滿意了說:「你可以出家了。」
始終都是無我的教導,只是自己愚笨,不一定懂。
即使在密法的教導,也是如此。
當金剛心菩薩與自己合一的時候,自己是誰?
當時,他急切地問我,是誰,是誰,是誰,快答,不要想。
合一的時候,你,還在嗎?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