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早上禪定,師尊交代,該講戒論了。

其實,剛開始講課(錄影放上網路),我便提過要講戒律,只是一直找不到適合時間。

戒律,可說是解脫道次第的課題,也可是菩提道次第,更可是密宗道次第。這次開始講戒律,應該是三道共法,共同的基礎。

記得當時藉著師尊的家事,我引述事師法五十頌的第二十六條,來講密教的「敬師」戒律。

那段時間,我都是不斷提起戒律的意義。

剛巧,師尊就在法座上開示,要我們弘法人員不斷宣講戒律。

早上,師尊又提一次,我知道,該是時候了。

甚麼時候呢?

就從釋迦牟尼佛浴佛節法會後的開示,開始講解戒律,先從十四根本墮開始,再講事師法五十頌。等到這兩個議題講完,再來分享「瑜伽士的寶劍」的心得。

當代的時空環境中,佛法、佛教是由釋迦牟尼佛開始傳授,佛法的戒律也是由佛陀開始制定,因此由佛陀的法會後開始講戒律,是非常好的緣起。

根本上師不可思議,挑選如此殊勝的機緣。

講完之後,可以考慮講一下菩薩戒,因為出家人所受之戒,包括了在家菩薩戒。

菩薩戒之後,可以分享一下小乘戒律,從南傳大藏經中講解一些戒律的意義。

實際情況如何,當時便知。

先講完「十四根本墮」、「事師法五十頌」,讓大家瞭解修行三要「戒定慧」的第一要點「戒律」,免得清除業障十年,同時又犯戒造業十年,這樣修行永遠不能進步。

那麼,以後每次法會後都講戒論,因為法會最多人參加,講最基本、也最重要的戒律,可以利益更多現場同門。

當然,師尊開我玩笑,他說,你也江郎才盡了,法會後的開示都亂講一通,來講點正經的吧!

事實上,自己還真的有點傷腦筋,法會要講甚麼給大家聽。

雖然不姓江。

以後,大願學會每個月有一場護摩法會,一場室內法會,除非有其它情況,一律在法會後開始講解「戒論」。

也許,我會另外跟大願學會的出家眾講解出家戒律,但是這不會放上網路,因為出家戒律及戒本不可讓出家人以外得以聽聞與看見,這是佛制,也是師尊交代,蓮耶必須百分百遵守。

蓮耶的「耶」字,也有戒律之意啊!

還是厲害的根本上師,一字多義。

一個字,打盡一切,佛的智慧不可思議!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持靜者 的頭像
    持靜者

    持靜者 silentkeeper

    持靜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