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心性的教導,是佛法的核心,也是修持佛法的精粹。
不論佛法有多少法門,看見那看不見的心,修持穩定的看不見,讓看不見的心自然任運,隨著因緣無違的展現本來具有的虛空本性與覺知能力。
修持不是多增加一些虛空本性,不是觀想自己成為虛空,而是讓這種本來的空性,能夠時刻分秒穩定的展現。
因為這種本性是與生俱來的,不是修持後才得來的。
可是我們的確需要修持,才能穩定。
不然腦袋、原本的思維、習慣等都會出現,又創造烏雲,阻礙了可看見的虛空。
烏雲不是虛空原本有的,是短暫的、臨時的,這種時刻出現、時刻消失的東西,是可以被清除的。
讓持戒、布施、忍辱成為自然而然的言行舉止,讓慈悲喜捨成為自然而然的心意,讓精進成為自然而然的態度,讓禪定成為自然而然安住的止觀雙運,讓般若穩定顯現。
從認識心性,到心性穩定展現,就是修道。
在密教的初灌外法,金剛心菩薩便是很好的有相代替無相的認識心性法門。
在修法中,與金剛心菩薩合一,就可以認識心性。再加上研習經典,或者透過善知識的教導,讓我們可以深入認識甚麼是「金剛心菩薩」,他的名號為甚麼叫做金剛心?甚麼是「金剛心」?
我們在修法時,把自己學習的金剛心菩薩定義與特徵品質,放入修法三摩地中,我們合一的越久,應該就越像他。越像他,甚至成為他,長期下來,很自然的就容易相應。
不需急著相應,不需煩惱怎麼不相應,因為金剛心菩薩都不會出現這種急躁、憂慮的心理狀態。
只要自然而然的常常保持自己的金剛心,與他相應後,當然可以在心性上越來越像金剛心,甚至接近金剛心,保持穩定的金剛心。
在外法就可以透過有相的金剛心菩薩,來認識自己的心性。
不止金剛心菩薩法是如此,上師相應法、本尊法,都是如此。
等到有相的外法都相應了,就可以走上第二階段二灌內法以上的修持,因為對宇宙現象不產生明顯的執著,便可以透過身體的有相變化來修持無相的心性,而且不會因為對空性的體悟不堅固,而眷戀上身體的覺受與變化。
如果對空性的體悟不堅固,其實也不適合進入第二階段,因為容易迷戀或厭煩自己身體上的覺受與變化。寶瓶氣、拙火的確會在身體上產生特殊的覺受,明點、無漏的確會產生一般人無法抗拒的樂。那麼更無法再上三樓,甚至四樓了。
如果空性體悟不堅固,很容易忘了,樂的目的,在於空,在於樂空不二,在於樂空雙運。樂有多少,空就有多少,比例要調配的剛剛好。
因為樂空不二就是空性,就是本尊,就是自己。
每個人的心性都是樂空無別的。
不論佛法有多少法門,看見那看不見的心,修持穩定的看不見,讓看不見的心自然任運,隨著因緣無違的展現本來具有的虛空本性與覺知能力。
修持不是多增加一些虛空本性,不是觀想自己成為虛空,而是讓這種本來的空性,能夠時刻分秒穩定的展現。
因為這種本性是與生俱來的,不是修持後才得來的。
可是我們的確需要修持,才能穩定。
不然腦袋、原本的思維、習慣等都會出現,又創造烏雲,阻礙了可看見的虛空。
烏雲不是虛空原本有的,是短暫的、臨時的,這種時刻出現、時刻消失的東西,是可以被清除的。
讓持戒、布施、忍辱成為自然而然的言行舉止,讓慈悲喜捨成為自然而然的心意,讓精進成為自然而然的態度,讓禪定成為自然而然安住的止觀雙運,讓般若穩定顯現。
從認識心性,到心性穩定展現,就是修道。
在密教的初灌外法,金剛心菩薩便是很好的有相代替無相的認識心性法門。
在修法中,與金剛心菩薩合一,就可以認識心性。再加上研習經典,或者透過善知識的教導,讓我們可以深入認識甚麼是「金剛心菩薩」,他的名號為甚麼叫做金剛心?甚麼是「金剛心」?
我們在修法時,把自己學習的金剛心菩薩定義與特徵品質,放入修法三摩地中,我們合一的越久,應該就越像他。越像他,甚至成為他,長期下來,很自然的就容易相應。
不需急著相應,不需煩惱怎麼不相應,因為金剛心菩薩都不會出現這種急躁、憂慮的心理狀態。
只要自然而然的常常保持自己的金剛心,與他相應後,當然可以在心性上越來越像金剛心,甚至接近金剛心,保持穩定的金剛心。
在外法就可以透過有相的金剛心菩薩,來認識自己的心性。
不止金剛心菩薩法是如此,上師相應法、本尊法,都是如此。
等到有相的外法都相應了,就可以走上第二階段二灌內法以上的修持,因為對宇宙現象不產生明顯的執著,便可以透過身體的有相變化來修持無相的心性,而且不會因為對空性的體悟不堅固,而眷戀上身體的覺受與變化。
如果對空性的體悟不堅固,其實也不適合進入第二階段,因為容易迷戀或厭煩自己身體上的覺受與變化。寶瓶氣、拙火的確會在身體上產生特殊的覺受,明點、無漏的確會產生一般人無法抗拒的樂。那麼更無法再上三樓,甚至四樓了。
如果空性體悟不堅固,很容易忘了,樂的目的,在於空,在於樂空不二,在於樂空雙運。樂有多少,空就有多少,比例要調配的剛剛好。
因為樂空不二就是空性,就是本尊,就是自己。
每個人的心性都是樂空無別的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