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地菩薩畢業時,一樣有共、不共成就。共的成就,比三地更好一些,至少,三地菩薩與佛的緣分大概一萬(百千),四地菩薩多一些,大概數萬(多百千)。如經文所說:

菩薩住此焰慧地,以願
力故,得見多佛。所謂:見多百佛,見多千佛,見多百千佛,乃至見多百千億那由他佛。皆恭敬尊重,承事供養,衣服、臥具、飲食、湯藥,一切資生悉以奉施,亦以供養一切眾僧,以此善根皆悉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
在這時候所有共同的成就都要迴向給無上正等正覺,直到證悟無上正等正覺之後,才改迴向內容,那時已經是八地菩薩的變化了。

四地菩薩的不共成就,如經文所說:「於彼佛
所,恭敬聽法,聞已受持,具足修行。復於彼諸佛法中出家修道,又更修治深心信解,經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,令諸善根轉復明淨。」其中比較特殊的,就是不一定在此時出家,即使投生後由四地開始修,也不一定會出家。但是,一定在往昔數生一定出家過,也是藉著過去出家修行的功德福德,才能從四年級開始就讀。

金剛藏菩薩還用煉金比喻,即使每一地都用這個來比喻,不過程度層次越來越了不起。在第四地時,已經是「
譬如金師治真金作莊嚴具,餘所有金皆不能及。」煉出了真金,把這些十足真金拿去製作莊嚴佛法的器具,把十足真金賦予了佛法的意義後,其他用途的十足真金都不如。

同樣地,四地菩薩的善根也是三地、二地、初地等所無法比擬的,因為是累積了前三個年級的功德,才能生出四年級的善根,這是非常不容易的。

所以經文又比喻:「
如摩尼寶清淨光輪能放光明,非諸餘寶之所能及,風雨等緣悉不能壞;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,住於此地,下地菩薩所不能及,眾魔煩惱悉不能壞。」

當然,四地菩薩的成就關鍵專務與助緣也有不同,金剛藏菩薩說:「此菩薩於四攝中,同事偏多;十波
羅蜜中,精進偏多;餘非不修,但隨力隨分。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持靜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