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地菩薩因為三十七道品修持得好,也能夠把內心的深處淨化得不錯,所以成為第五地菩薩。這時候,更應該專一追求無上勝道,也就是成佛,而努力修行。

經文稱「菩提分法」,又名三十七品、三十七分法、三十七菩提分法。道者,就是「能通」的意思,表示菩提分法是可以具足到涅槃道路之資糧,總共有三十七種,包括四念處、四正勤、四如意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覺支、八正道。

辭典上引注維摩經佛國品曰:「三十七道品,是菩薩淨土。」自誓三昧經曰:「善權隨時,三十七品具足佛事。」法界次第中之下曰:「道者能通義,品者品類也。」換言之,到了第五地時,前四個年級已經把成佛旅途的資糧準備得差不多,現在終於要開始出發。

這也是第五地為甚麼要叫做難勝地的原因,因為前四地都在準備資糧,第五地開始出發朝向「佛果」的目的地前進,前四個年級只是五年級的資糧,當然前四地全部加起來難以超越第五地,故稱「難勝」。

如果我們打算出遠門流浪、再也不回家,當然要準備足夠的旅費,否則在外一定挨餓受凍,這個道理在菩薩道上也是一樣。我們在三界六道中流浪很久,何時會回到佛果地,誰也不知,想想看,這一路上需要多少修行的機緣,還需要多少福慧才能讓我們一切圓滿,難怪前四地要先準備資糧了。

不過,前四地都還在出發點準備,第五地是出發邁向成佛之旅的第一步,走出家門,就打算不回頭了。為甚麼第五地算是出門旅行了呢?因為第五地開始專門修禪定。

如同前面「十定品」文章所言,抵達佛果目的地,剛開始很多很多條路,隨著越來越接近目的地,這些路開始合併,從八萬四千條路,慢慢合併到最後,只剩下一條,就是禪定。

這個意思並不是說其他八萬三千九百九十九條路都不重要,而是匯入禪定這條路時,這八萬多條路已經慢慢圓滿具足了,還是會做,隨緣隨分去做,而不再是專修的法門。

禪定,可以養「定」,讓行菩薩道的路人(行者)能夠具備定性、定力,在禪定時,得以專修內觀,即便遇到幻境,也不會慌亂。在日常生活時,遇到工作不順、家庭失和,甚至財產破產,都不會慌亂。當然,有了定性、定力,在睡夢中也不至於昏亂,萬一有了夢,都可以不隨夢轉,甚至可以自主。

這是甚麼?噶舉的大手印!

對於第五地菩薩來說,要出門了,沒有回頭的可能性與機會,只有直直去,這時候,為了成佛,為了發現本來具足的真如,為了實現自己的誓願,為了慈悲憐憫不捨一個眾生,為了集結更多的福慧資糧以成就佛果,為了精進不懈怠直到成佛,為了學會度化眾生的善巧方便工具,就為了照亮三界六道,得到如來的加持與教導,終究在心中慢慢培養出了不退轉的正見。

不過,我認為這時候的不退轉,只是第八地的基礎,應該說,善根具足,不管流轉多少世,都會具足善根,自我提醒要修行,不再會出現不想修行的心念了。

所以第五地的不退轉心,不是完整的不退轉,也就是,只是善根的具足、善念的不退轉。

光是生生世世的善念不退轉,五地菩薩,不簡單...


經文原文:

菩薩摩訶薩住此第五地已,以善修菩提分法故,善淨深心故,復轉求上勝道故,隨順真如故,願力所持故,於一切眾生慈愍不捨故,積集福智助道故,精勤修習不息故,出生善巧方便故,觀察照明上上地故,受如來護念故,念智力所持故,得不退轉心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持靜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